您的位置 : 首页 游戏攻略

《黑神话:悟空》和原著有哪些关联?对比分析(第一章)

1、金池长老

游戏中的金池长老

金池长老是本篇章剧情的核心人物,原著中出现在第十六回“观音院僧谋宝贝 黑风山怪窃袈裟”中,本是观音禅院的住持,爱好收集袈裟,活了270岁。悟空炫耀那件观音给的袈裟时起了贪念,借口天黑看不清把袈裟借回去晚上细看。结果意图放火烧死唐僧师徒二人,失败后走投无路,撞墙而死。原文描写金池长老看袈裟:

老僧道:“我哭无缘,看不得唐僧宝贝!”小和尚道:“公公年纪高大,发过了他的袈裟,放在你面前,你只消解开看便罢了,何须痛哭?”老僧道:“看的不长久。我今年二百七十岁,空挣了几百件袈裟,怎么得有他这一件?怎么得做个唐僧?”小和尚道:“师公差了。唐僧乃是离乡背井的一个行脚僧。你这等年高,享用也彀了,倒要象他做行脚僧,何也?”老僧道:“我虽是坐家自在,乐乎晚景,却不得他这袈裟穿穿。若教我穿得一日儿,就死也闭眼,也是我来阳世间为僧一场!”众僧道:“好没正经!你要穿他的,有何难处?我们明日留他住一日,你就穿他一日,留他住十日,你就穿他十日便罢了。何苦这般痛哭?”老僧道:“纵然留他住了半载,也只穿得半载,到底也不得气长。他要去时只得与他去,怎生留得长远?”

原文这里的描写非常精彩,充分刻画了一个贪念无尽的老和尚。《黑神话:悟空》中的金池长老的台词也来自这段当中。

怎么得有他这一件

金池长老是一章的隐藏boss,出现条件是天命人敲响黑风山的三口钟,就会进入隐藏地图被传送到过去的观音禅院(暗示长老的怨念被困在过去的时空)。敲钟这个其实也是有讲究的,原文中写道:

三藏展背舒身,铺胸纳地,望金象叩头。那和尚便去打鼓,行者就去撞钟。三藏俯伏台前,倾心祷祝。祝拜已毕,那和尚住了鼓,行者还只管撞钟不歇,或紧或慢,撞了许久,那道人道:“拜已毕了,还撞钟怎么?”行者方丢了钟杵,笑道:“你那里晓得,我这是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的。”此时却惊动那寺里大小僧人、上下房长老,听得钟声乱响,一齐拥出……

所以说西游记提前把隐藏攻略发给大家了。

86版电视剧中的悟空撞钟

另外,新人杀手大头(幽魂)正是黑熊精意图复活金池长老的失败产物。如果击杀金池长老在先,幽魂也会跟着消失。

2、广智、广谋

广智和广谋是第一章两个头目级boss,一个狼妖,一个蛇妖。在西游记原文中,是观音禅院两个小和尚。给金池长老出馊主意的两个(吴承恩这名字起的也真是讽刺):

正说话处,有一个小和尚名唤广智,出头道:“公公,要得长远也容易。”老僧闻言,就欢喜起来道:“我儿,你有甚么高见?”广智道:“那唐僧两个是走路的人,辛苦之甚,如今已睡着了。我们想几个有力量的,拿了枪刀,打开禅堂,将他杀了,把尸首埋在后园,只我一家知道,却又谋了他的白马、行囊,却把那袈裟留下,以为传家之宝,岂非子孙长久之计耶?”老和尚见说,满心欢喜,却才揩了眼泪道:“好!好!好!此计绝妙!”即便收拾枪刀。内中又有一个小和尚,名唤广谋,就是那广智的师弟,上前来道:“此计不妙。若要杀他,须要看看动静。那个白脸的似易,那个毛脸的似难。万一杀他不得,却不反招己祸?我有一个不动刀枪之法,不知你尊意如何?”老僧道:“我儿,你有何法?”广谋道:“依小孙之见,如今唤聚东山大小房头,每人要干柴一束,舍了那三间禅堂,放起火来,教他欲走无门,连马一火焚之。就是山前山后人家看见,只说是他自不小心,走了火,将我禅堂都烧了。那两个和尚,却不都烧死?又好掩人耳目。袈裟岂不是我们传家之宝?”那些和尚闻言,无不欢喜,都道:“强!强!强!此计更妙!更妙!”遂教各房头搬柴来。

至于这两和尚的结局,原著没有交代。《黑神话:悟空》里于是大胆改编,从影神图的介绍可以看出:广智是个从小想做人的狼妖,被凌虚子送到禅院,在长老帮助下逐渐习惯了人类生活,想给长老报恩(于是出馊主意)。

广智影神图

而广谋是个小蛇妖,被白衣秀士送来禅院和广智竞争(这也合理,毕竟这几只妖怪和长老都认识)一心只想回去当妖怪,出完馊主意就开溜,也是个借刀杀人的阴谋家了。

广谋影神图

至于人设,这两个头目一个点火,一个煽风,是啥意义再清楚不过了。

3、黑熊精

严格意义上属于取经路上碰到的第一个妖怪,是黑风山的山大王,其实倒不是作恶多端的恶妖,至少书里只是乘火打劫偷了袈裟,没干其他什么坏事。而且观音禅院起火,黑熊精原本是要来救火的:

不期火起之时,惊动了一山兽怪。这观音院正南二十里远近,有座黑风山,山中有一个黑风洞,洞中有一个妖精,正在睡醒翻身,只见那窗门透亮,只道是天明。起来看时,却是正北下的火光晃亮,妖精大惊道:“呀!这必是观音院里失了火!这些和尚好不小心!我看时与他救一救来。”

也是个被宝贝迷了眼,忘记了本心啊。

兽化形态

黑熊精和金池长老经常谈佛论道,也算是有修为的妖精了,而且武力值居然不错,和悟空居然能打到天黑:

他两个从洞口打上山头,自山头杀在云外,吐雾喷风,飞砂走石,只斗到红日沉西,不分胜败。那怪道:“姓孙的,你且住了手。今日天晚,不好相持。你去,你去!待明早来,与你定个死活。”行者叫道:“儿子莫走!要战便象个战的,不可以天晚相推。”看他没头没脸的,只情使棍子打来,这黑汉又化阵清风,转回本洞,紧闭石门不出。

当然猴哥耐力还是强些,打不过认怂的黑熊精能化作风逃跑,游戏里的隐身术也是从这来的。最后悟空找观音相助,又下药又套箍才抓到本体收服了妖怪,做了观音的落伽山守山大神:

让毕,那妖才待要咽,那药顺口儿一直滚下。现了本相,理起四平,那妖滚倒在地。菩萨现相,问妖取了佛衣,行者早已从鼻孔中出去。菩萨又怕那妖无礼,却把一个箍儿,丢在那妖头上。那妖起来,提枪要刺,行者、菩萨早已起在空中,菩萨将真言念起。那怪依旧头疼,丢了枪,满地乱滚。半空里笑倒个美猴王,平地下滚坏个黑熊怪。菩萨道:“孽畜!你如今可皈依么?”那怪满口道:“心愿皈依,只望饶命!”

电视剧观音收服黑熊精

游戏里观音又差黑熊精去守大圣六根之一,黑熊精尽管多次表达“干不了”,最后为了拿掉头上的箍还是去了,500年中重修了观音禅院,复活了当年的妖怪(大圣六根的能力),最后被天命人打怂逃跑但受到不明力量阻挠逃跑失败,这部分有何深意,可能要等到后面章节解答了。

4、白衣秀士、凌虚子

原文中这两位妖怪是黑熊精的好友,还一起论道(可惜这两位其实没什么戏份):

那行者正观山景,忽听得芳草坡前有人言语。他却轻步潜踪,闪在那石崖之下,偷睛观看。原来是三个妖魔,席地而坐:上首的是一条黑汉,左首下是一个道人,右首下是一个白衣秀士,都在那里高谈阔论。讲的是立鼎安炉,持砂炼汞,白雪黄芽,旁门外道。

上面可以看出“白衣秀士”其实是描写外貌特征,最后连名字也没有就被打死了:

(行者)双手举起金箍棒,高叫道:“我把你这伙贼怪!你偷了我的袈裟,要做甚么佛衣会!趁早儿将来还我!”喝一声“休走!”轮起棒照头一下,慌得那黑汉化风而逃,道人驾云而走,只把个白衣秀士,一棒打死,拖将过来看处,却是一条白花蛇怪。索性提起来,捽做五七断,径入深山,找寻那个黑汉。

游戏中的白衣秀士

另一位道士凌虚子,也是被悟空认出后一棒打死的:

正行处,只见那山坡前,走出一个道人,手拿着一个玻璃盘儿,盘内安着两粒仙丹,往前正走,被行者撞个满怀,掣出棒,就照头一下,打得脑里浆流出,腔中血进撺。……(菩萨责怪、行者解释)……行者才去把那道人提起来看,却是一只苍狼。旁边那个盘儿底下却有字,刻道:凌虚子制。

最后观音还扮成凌虚子的样子给黑熊精下药,也算是好歹留下了姓名。

看起来游戏中这两位都被做成了boss?但实际上仔细的玩家可以发现,狼妖boss的名字叫灵虚子,并不是凌虚子。影神图里的介绍也有提到原因。黑熊精复活了凌虚子和白衣秀士,但凌虚子不忍吸食小狼妖的血来维持复活,最后失踪。黑熊精扶持了新的狼妖上位,而且起名叫灵虚子。

5、辟火罩

这个法宝是在打完金池回到的亭子前自挂东南枝的狼妖身上发现的。结合前面的剧情,这只狼妖很可能就是老凌虚子,不愿苟活而死。

至于辟火罩,是广目天王的宝物,被悟空强行借来保护唐僧,这一段也可以看出悟空的性格:

行者道:“且休叙阔。唐僧路遇歹人,放火烧他,事在万分紧急,特来寻你借辟火罩儿,救他一救。快些拿来使使,即刻返上。”天王道:“你差了,既是歹人放火,只该借水救他,如何要辟火罩?”行者道:“你那里晓得就里。借水救之,却烧不起来,倒相应了他;只是借此罩,护住了唐僧无伤,其余管他,尽他烧去,快些快些!此时恐已无及,莫误了我下边干事!”

电视剧里真是个罩子,不是游戏中的斗篷

当然,虽然是强借的,原文可是明明白白写了辟火罩是还回去了的:

却说行者取了辟火罩,一筋斗送上南天门,交与广目天王道:“谢借!谢借!”天王收了道:“大圣至诚了。我正愁你不还我的宝贝,无处寻讨,且喜就送来也。”行者道:“老孙可是那当面骗物之人?这叫做好借好还,再借不难。”

为您推荐

返回顶部